发布时间:2022-03-28 来源:省知保中心 作者:省知保中心 日点击量:2
2022年1月,中国数十家商户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印有“HallMark”字母的产品,遭受了来自美国GBC律所的侵权诉讼,该律所通过保留网页截图、链接、销售记录、聊天记录等方式固定证据。紧接着向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,并申请临时禁令(TRO),冻结了商户的平台账户资金。部分商户考虑到应对的成本太高,综合考量后最终选择了放弃应诉。3月18日,法院发布缺席判决令,平台账户中冻结的资金作为赔偿金判给了原告。
问题一:那么商户放弃应诉的行为是不是亏了呢?
因为放弃应诉,被冻结的支付平台账户中的资金即被划走作为赔偿金,赔偿金为约10万元到200万元美元不等。如果被冻账户的资金不足以支付赔偿金,被冻账户一般会被永久限制。而且,原告会持续监控被告的网上行为,一旦发现商户的其他收款账户,原告会继续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在此情况,面对高效的美国律师和司法制度,不管中国商户的侵权行为是否成立或者侵权规模多大,往往会陷入“任人宰割”的局面。
问题二:美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恶意维权“套路”有多深?
近几年,恶意维权是中国卖家在美国经常中招的一种情况。维权方精心策划“钓鱼圈套”,在各类境内外销售平台搜索、固定侵犯或可能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证据,一次性向法院对几十家甚至上千家卖家提起诉讼,申请冻结卖家的Paypal账户,再逐家谈判、和解、撤案。这些“钓鱼”团队深知中国卖家不愿应诉,即便是应诉,胜诉的机率也很小,除非能够提供他们“钓鱼”的证据。只要中国卖家放弃应诉或答应庭外和解,他们就能从卖家账户中获得暴利赔偿。在这一领域,美国臭名昭著的四大律所GBC、EPS、Keith、SMG,就曾对成百上千的中国卖家设下“钓鱼圈套”,造成了恶劣的影响。
问题三:遭遇美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怎么办?
面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,应当积极应对,全面收集与诉讼相关的信息,以此来综合判断对方的真实目的和意图。同时,也可以向国家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提出指导申请。对于侵权可能性较大的情况,也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法律规则,争取掌握更多和谈筹码,尽量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,把损失降到最低;对于完全不存在侵权行为或者侵权可能性较小的情况,卖家可以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、解冻账号的紧迫性等多方面因素,聘请正规的境外律师进行调解或应诉。